今年以来,大同区纪委针对全区信访举报总量不高,有价值问题线索偏少的实际,转变等案上门工作方式,通过“筛、挖、查、拓”等措施,主动拓展案源渠道,获取问题线索15个,为执纪审查工作提供源头和基础保障。
信访举报“筛”线索。注重发挥信访主渠道作用,将来访地址、举报电话、网址、邮箱等通过电台、媒体广泛公布,并开通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提高群众对信访举报渠道途径的知晓率。定期对信访举报线索进行排查梳理,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按照谈话函询、初步核实、暂存待查、予以了结四类标准分类处置,确保问题线索无遗漏。
执纪审查“挖”线索。在执纪审查过程中,深入分析研判,对疑点问题进行反复筛查,既要查清已有问题,也不放过新情况、新线索,不断扩大办案工作成果。严格落实“一案三报告”制度,建立案件倒查机制,采取执纪审查回头看、再梳理等方式,深挖隐藏其后有深查价值的违纪违法线索。
舆情监控“搜”线索。建立舆情监控处置机制,固定舆情监控队伍,查阅收集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舆情,侧重从新闻媒体和网络贴吧、微信、微博中排查捕捉问题线索,对涉及本地区的举报类舆情信息,及时介入调查处理,适时办结回复,掌握引导网络舆情的主动权。
部门协作“拓”线索。充分发挥反腐败协调小组职能作用,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公安、检察、法院、审计等执纪执法部门的沟通联系,完善工作例会和联席会议制度,重要案件及线索互相报告、互相移交移送制度,实现信息互通、线索共享,扩大问题线索来源和查找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