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发现问题真实性、准确性,提高报告质量,让胡路区委创新巡察工作模式,积极探索巡察底稿工作制度,有效提高了工作时效。
巡察底稿,就是巡察人员对所发现的问题、佐证资料进行分类、汇编整理、审核后形成的基础资料。巡察底稿不仅详细记录了被巡察单位名称、问题类别、巡察事项、巡察人员、问题来源、编制日期、问题摘要、巡察过程、证据目录清单(附佐证资料)、结论建议、审核等基本要素,所有巡查底稿都要经巡察组长签字确认,才能作为起草巡察报告的主要依据,巡察报告中反映的所有问题,巡察底稿中都会有体现。通过逐人、逐事、逐个问题编制形成,做到一人、一事、一个问题一稿,确保巡察报告事实清楚、内容真实、材料完整、结论严谨,使巡察工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
通过实行巡察底稿工作制度,让巡察干部签字背书,不仅加强了对巡察过程和巡察干部的监督,也提高了巡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同时更是对巡察干部和被巡察单位的全面负责。通过巡察底稿实现巡察过程全程留痕,让巡察报告中点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据可查,能够对巡察发现的问题及时整理归纳,确保形成高质量的巡察报告,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复印佐证材料遗漏或者重复,减少后期归档工作时间的问题,也为后续纪检监察机关调查核实问题线索节约了大量时间。
截止目前,让胡路区委第二巡察组在开展的第四轮巡察工作中,通过巡察底稿工作制度,完成了对2个单位的‘政治体检’,均建立了巡察底稿,共发现问题22个,向被巡察单位提出意见建议12条。下一步,让胡路区将在第五轮四个巡察组巡察工作中,全面实行巡察底稿工作制度,不断深化运用巡察底稿工作制度,通过实践,总结完善,为推进巡察工作开展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