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肇州县按照全市教育实践活动专项整治工作要求,迅速对全县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进。
一、全面启动专项整治工作为教育实践活动开局亮相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按照市纪委和县委的要求,县纪委及时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专项治理工作,制定并印发了《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开展专项整治的工作方案》,将重点内容确定为整治文山会海、检查评比泛滥、精简行政审批项目、整治超标配备公车和多占办公用房、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整治公款送礼和公款吃喝、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等10个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时间从3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通过动员部署、自查自纠、整改落实、检查验收四个阶段,确保专项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深入地推进。
(二)明确任务,强化责任。为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扎实推进,层层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分工、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了推动工作的强大合力。县委成立了全县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信访局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和督促推进各项工作。各牵头单位分别制定单项工作方案,逐一明确“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和整改责任人,切实做到“五有”,即有工作目标、有责任主体、有推进措施、有检查评估、有完成时限要求。全县各党委(总支、党组)也相继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结合本单位本系统实际,具体明确每一项专项整治任务的具体措施、负责人。通过层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全县初步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强化宣传,开门查摆。把开门搞活动落实到专项整治工作中,坚持整治过程让群众参与、请群众监督、由群众评议,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在《肇州报》、政府网等主要媒体公示全县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让群众清楚整治的具体内容、措施和责任单位,方便群众进行监督。在政府网上设立了教育实践活动建言献策专栏、公布了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方便群众反映问题。全县召开了直属部门、乡镇(场)、社区、村、“两代表一委员”、企业、民主党派等各个层面的会议征集意见,县委常委带头深入联系点征求意见,还发放了征求意见表3000余份,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征集意见,切实将存在的问题查摆出来。
(四)“督”“查”结合,合力推进。一方面,以检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成立四个县级检查组,按照全县行政版图中心“十字街”为界限划分为四个责任区,通过巡视检查、重点抽查、专项督查、暗查暗访等方式,问进度、问效果、问责任,对责任区域内的专项治理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另一方面,以督导推进专项治理工作。县委向14个乡镇(场)和63个县直部门派出12个督导组,12名督导组长由县纪委2名常委和10个派驻室主任担任,他们在督导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同时,还承担着推进专项整治工作的督导任务,督促相关责任单位特别是牵头单位切实履行专项整治工作职责。对治理措施不实、推进不力的责任单位,通过发监察建议、专项通报、对“一把手”进行约谈等措施,以问责促履责。同时还明确规定,对问题没有按时整改到位的单位,不能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估验收。
(五)领导带头,层层整改。县委常委班子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问题。根据干部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县委常委班子领导率先退出超面积办公室,带头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带头遵守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制度,为全县专项治理工作开了好头,作出了示范,在全县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各单位“一把手”以县委常委为榜样,既带头搞整改,又带头抓整治,主动腾退超面积办公用房和超标准公务用车,形成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以上带下、上下联动,层层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以专项整治工作成效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围绕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深入查摆,认真整改,部分问题得以彻底整改,还有部分难点问题被查摆出来,列入整改计划,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活动的成效,看到了活动带来的希望,为教育实践活动开了好头。
(一)机关作风建设明显好转。作风建设4个督导检查组与各单位签订作风建设责任状193份,明确了各单位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截至目前,督导检查组按照责任区域划分,采取集中检查、重点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开展督导检查34次,累计巡回督导检查单位800余个次,督查面涵盖全县12个乡镇和100余个县直机关单位、基层站所、窗口服务单位及垂直管理部门。发现共性问题4个,个性问题54个,下发监察建议书42份,现已整改完成各类问题51个,整改完成率为94%。其中,纠正1所中学乱收费问题;对1起有意向违规操办“结婚宴”的党员干部进行了提醒制止,对2起党员干部违规大操大办问题进行了查处和制止。同时,开展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专项治理工作。全县75个单位作出“不出入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的郑重承诺2183份。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全县机关作风总体情况与以往相比有了较大改善,风清气正的氛围正逐步形成。
(二)行政审批效率提升显着。我县全面贯彻落实上级要求,创新开展了“简政放权、效能提速”工作,促进行政审批全面提速提效。一是减审批事项。严格对照中央、省市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目录,对全县38个部门的市级行政许可项目和非行政许可项目进行逐一清查,全县市级行政许可项目由原来的466项减少为258项,减少44.6%;市级非行政许可事项由原来的106项减少为61项,减少42.4%。二是减前置条件。对相关职能部门前置审批条件进行重新调查梳理,凡无法律法规依据或由部门自行设立的前置条件,一律取消。截至目前,发改立项8个前置审批已减少到4个,平均缩短承诺时间近10天。三是减流程。全面实行发改、住建、土地等部门联审联批、并联审批、容缺预审等多种模式,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限,打造高效的审批速度。如企业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审批时间由原来最快5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半小时内办结。
(三)各类单项治理工作深入开展。新一轮专项整治工作,既是对去年专项整治活动的“回头看”,更是再深入、再加强。县委办、政府办制定了《开展检查评比专项整治方案》和《开展文山会海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检查评比项目集中清理,严格规范检查评比活动,从严控制会议和文件简报。县纪委对农民运输开辟春季“绿色通道”。重点整治公路“三乱”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截至目前,共开展涉路执法督查3次,纠正涉路执法不规范问题1个。县财政局制定了《违反财经纪律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重点整治违规挪用财政资金、私设“小金库”、“三公经费”支出不规范、超范围超标准支出等问题。县编办制定了《整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超编和超指数配备干部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将全县56个机关单位,303个事业单位纳入整治范围,着重整治事业单位总量超编问题。
(四)一批突出问题纳入解决日程。全县各单位各部门在专项治理工作中,坚持整改“四风”问题与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步进行,一批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纳入解决日程。一是解决学生乘车难问题。计划投入3000万元,购置137台标准校车,面向全县14个乡镇(场)、104个行政村共1.2万名农村学生提供校车接送服务,实现标准校车县乡村屯全覆盖。二是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在实现全县“村村通”的基础上,投入8000万元,计划启动450公里农村道路“屯屯通”建设“三年攻坚战”,今年计划修筑通屯红砖路140公里。三是解决安全饮水问题。计划投资3000万元,推进县城供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取消235栋楼房二次供水,实现24小时直供水,防止自来水二次污染;计划投资3277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24处,解决5.4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目前,全县群众对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教育实践活动认识更加深刻,切实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