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审计局纪检组 赵明日
人不仅要有物质生活,还要有精神生活。当人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满足后,就会有更多的精神追求。读书就是人生精神之需、阅历之要、厚度之增的一种方式,能让人心灵充盈、知识丰富、阅历宽广。
人生精神之需。有人说,世界上最动人的皱眉,是读者苦思的刹那;世界上最自得的一刻,是读者读书时会心的微笑。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指引我们做好工作,还能帮助我们走好人生之路。可以说,读书的最大益处是使我们摆脱平庸、日臻完善。
历史上,热爱读书、嗜书如命的轶事浩如烟海。从初唐卢照邻的“积极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到“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等有关勤学苦读的成语故事,都给人启迪和教益。据载,鲁迅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因考试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没有戴此奖章炫耀自己,而是上街把它卖了,买回几本心爱的书和一串辣椒。每当他读书至夜深困乏时,就嘴嚼辣椒,再接着攻读。鲁迅能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与他勤奋攻读是分不开的。
培根说:“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意谓狡猾的人鄙视读书,无知的人只知道读书有用,却只是羡慕,从来不付出时间去真正读书,只有明智的人才会潜心读书,并将书中的道理运用于实践。
反观我们读书,一个误区是功利心太重。有人总是抱着实用主义观点看问题,比如你写文章,有的同志会问“这有什么用?”你若说只是爱好,他就会摇头,并用异样的眼光看你。读书的情形亦是如此。对于“文章华国、书法华身”没有丝毫认识。
古人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古人之所以执着地读书,目的多是为了考取功名。如今的孩子也会被灌输这种思想:“只有将来考上好大学,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似乎读书就是为了如此。倘达不到目的,便会感到失落。
纯粹的读书无关名利,完全是发自内心,就像精神上的“面包”,也为我们生命所需。吃饭能强健我的身体,读书则能强大我的精神。一个人即使骨骼健全,若精神上有缺陷,也很难说是个健康的人。读书能弥补一个人的不足。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如何拥有智慧、文明和卓越。一个民族亦是如此。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回信,赞赏该书店推出的24小时不打烊书店“很有创意”,希望把它打造成城市精神地标。他说:“好读书,读好书,既可提升个人能力、眼界及综合素质,也会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文明素养,使人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砥砺奋发有为的情怀。读书不仅事关个人修为,国民的整体阅读水准,也会持久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人生阅历之要。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所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
少年时,由于涉世未深,心里干净透明,阅历犹如一张白纸。所以,那时读书,如在缝隙中窥月,只是一知半解,看其皮毛,知其一不知其二。而至中年,在生活里一点一点受着鲜活的教育,渐渐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此时读书,给阅历打底,如步入庭中望月,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知识的宝藏。及至老年,人过花甲,月已西斜,在生活中看尽千帆,阅历资深。此时读书,实为站在高台上神游与细品。读书养成习惯了,想放下都很难,在书中时常跟随作者在深邃海洋里探索璀璨珠宝。就像雪小禅《腌制》一文里写的:“腌制蒜的是盐水,而腌制我们的是时间。”我们在时间的盐水里,一点一点被腌制,进而一点一点明白生活的真相,增加人生的阅历。诚如着名作家李霁野所说:“生活的经验越丰富,读书的欣赏和理解力也就越深广,也就越能领略书中的真味。”所以,阅读转向更广阔的生活,去读生活里的人关于生活的文字,去索取大千世界中千姿百态生活经验,不断丰富自身阅历。
人生厚度之增。人只是宇宙万物中一个普通的生命,在时间里的存在永远显得渺小。人之外是一个巨大而丰富的世界,蕴藏着无穷的宝藏,值得我们用一生去探索。人所能行走的距离和探究的能力,都很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得更多丰盈的知识?那就是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的教诲里暗藏玄机。并非只有物质世界才拥有诱人的“黄金屋”和“颜如玉”,书籍中同样有之。目之所及的地方永远都显得浅显,甚至可能是表面的假象。而文字却可以填补这个空白。我们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我们未曾接触过不为人知的各个领域的各种知识,在阅读中享受人生的喜怒哀乐。假设没有阅读,人至垂暮之年回首时,充其量不过是自我生命中的那点往事,那是多么简单而缺乏分量!
自从有了书本,有了知识,人这一辈子就不再是简单的一生。他可以通过阅读来充盈自己的生命,增加人生之厚度。可以了解几个一辈子才能了解到的知识。这对有限的生命来说,难道不是令人称奇的事吗?作家池莉说:“我们每个人只能活一辈子,但通过阅读,一个人可以活好几个一辈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但通过读书,可以了解其他人的人生和各种可能性。生活在一个地方的人,可以通过阅读,去过无数的地方。无数的故事、无限的空间、无比的眼界,都能通过阅读来获取,就像多活了几辈子。大大增加了人生的厚度。
读书之初,如登山上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品味书籍,如登山途中。时而平缓、时而陡峭,有时驻足观望,有时边走边想;时而舒缓,时而峻急,有时沉思默想,有时豁然开朗,这是登山与品书的节奏和乐趣。领悟书籍,如登山临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融入书籍,如登山归途,“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读书,是读如何做人、读道德规范、读人类文明,成为一个有温度懂情趣会思考的人。总之,世上没有登不尽的山,只有读不完的书。书中有你不知道的知识,有你不了解的世界,有你要追寻的梦想。找一本好书,畅游在文字的山谷沟壑间,穿越层峦叠嶂,更于平凡之中见真知、日常之中见深奥,以人生精神之需、阅历之要、厚度之增,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