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轮巡察是全县的一次政治体检,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以后巡察奠定了坚实基础。”“被巡察单位要始终绷紧整改这根弦,如果认为巡察组已经离开,可以松口气歇一歇,那就是不讲政治、不懂规矩。”肇州县纪委书记孙广在首轮巡察整改落实情况汇报会上说道。
自巡察工作启动以来,肇州县聚焦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发现和解决影响和破坏发展环境问题、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为重点和突破口,通过数据巡察、靶向巡察、账单巡察,利剑高悬,震慑常在,交出了一份让大庆市纪委和肇州县委“点赞”的“成绩单”。
数据巡察 实行线索共享
进驻前,巡察办积极协调公检法、财政、信访等17家职能部门,实现大数据共享,对被巡察单位在三公经费、干部任免、党中央八项规定等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挑肥拣瘦”,把有用的61个问题线索“拿来”。进驻后,针对等问题上门、群众参与不够等难题,在畅通“信、访、网、电”主渠道的同时,组织填写《领导干部存在问题情况调查表》 400余份,开展中层干部个别谈话240个,深入基层单位23个,实现线索收集“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
靶向巡察 聚焦监督重点
综合分析不同行业领域特点,对项目建设多、专项经费多、群众反映多的8家单位首先开展巡察。在巡察过程中,对前期收集到的数据与重点人、重点事和重点问题进行关联比对,将发现的从严治党方面的15个问题和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的60个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靶向三问”。对突出性问题重点问,挖出根源切中要害;对普遍性问题详细问,如行政许可事项,对照法律法规,询问经办人审批依据;一般性问题如不落实请销假制度,直接进行谈话询问核实。
账单巡察 确保整改实效
在巡察收尾阶段,实行报账、查账、销账“三账工作法”,对发现的3个能够立行立改的问题,反馈给被巡察单位,并要求限期报送整改情况;对发现的45个苗头性问题和一般性线索,移交相关部门处理;对发现的30个严重违纪问题线索,直接移交给县纪委;并及时组织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对整改到位的44个问题进行销案,整改率达到97.8%。
(李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