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违纪问题,肇州县纪委本着“未病先防、有病早医”的工作思路,坚持关口前移、抓早抓小,把脉问诊各单位,进行“健康体检”,以监督为“良方”、以制度为“良药”对症施治,取得了惩治“微腐败”显着“疗效”。
一是完善制度“常健身”。认真落实中央纪委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严格执行市纪委执纪审查“1+3”制度,制定了信访举报、案件审理和问题线索管理工作流程图,下发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等相关制度规定,并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方面的具体配套制度,同时,积极履行“一岗双责”、落实“两个责任”和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制度,逐步构建防范问题发生的长效机制。
二是预警纠错“常提醒”。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隐患进行分析、研判,在“病发初期”找准“症结”,综合运用谈话提醒、跟踪问效、执纪问责等处置措施直达“病灶”,及时预警纠错,防止“小病”蔓延、讳疾忌医现象发生。针对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作风、“三重一大”等事项思想认识不到位、制度执行不严格的单位负责人进行了谈话提醒,部分重点岗位进行调整。针对2016年全县36个基层党委落实“两个责任”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共发现问题157个,下发意见反馈表31份,函询约谈10人次,进一步筑牢了明规守纪、防患未然的思想底线和工作防线。
三是严肃查处“常震慑”。开展常态化明察暗访,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严明纪律通知4个,开展明察暗访11次,累计巡回检查单位200余个次,发现问题23个,下发监察建议书1份。对工作出现明显失误、经谈话提醒仍不知悔改等行为,坚持动用“手术刀”进行组织“切除”。
(单志峰)